易江 教授
讲师介绍
★香港亚洲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授课讲师
★哲学博士、教授
★南华工商学院院长
★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广东省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专家
★广东省企业文化协会副会长
★我国第一位行动理论研究学者
学术创新:
1、 针对2010年大学生就业环境变化,从经济学角度提出就业方略:大学毕业生要有就业的对冲意识,一是人才流向对冲——转战二线城市;二是经济领域对冲——储备金融类人才;三是需求对冲——外向型转向內需型。
2、以全新的学术思维解读金融危机,认为一是宰制性制度的原因;二是结构性原因; 三是流通性原因;四是“化”性思维。认为经济分为实体经济、符号经济和信仰经济三大块,合理的结构应为:实体经济占GDP的60%左右,符号经济占GDP的25%左右,信仰经济占GDP的15%左右。而美国实体经济由于全球化分工的影响导致产业空心化,35岁以下的工人不愿意从事制造业,使熟练工人后继乏人,符号经济比重过大,高报酬使大量的人才进入金融、证券、期货、股票行业,据统计已超过GDP的50%以上,信仰经济的社会保障体系储存的资金盲目地进入股票证券市场受到拖累,导致危机。
3、根据数据和现实分析,提出了战爭性思维和执政党思维的五个差別,其“善待洪水”的新观念,展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生態观,论证了执政党思维下的执政能力选择效应。对公平、平等、效率的概念进行了分析,理清了公平和平等的差异。
4、提出中国文化影响下的“门缝行为”概念。对中国人行为特征的刻画受到关注,被广为引用。
5、提出“平地心理”概念,为建立保障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6、系统的对西欧、美国、日本企业特征进行了分析以及和中国企业对比,对中国企业生存与发展很有启发。
7、用行为理论建立工人非稳定性意向指数模型,对预防危机和解决冲突提供理论支持。
8、提出高等院校的博雅教育理论,强调大学教育不仅仅要重视科学知识,而且要加强人文教育。
9、参与人的成长“六六模型”课题研究,从壹个新的视角对壹个人的成长提出自已的看法。
学术价值:
1、结合实际问题,从实证和数据出发,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和对策可信度高,具有可操作性。如从经济学角度提出就业方略,得到各界高度重视。
2、学术的影响表现为:该著作的研究受到政府和相关组织、利益群体的关注。经常参加广东省委和省政府相关部门(如省、市宣传部等)、广东省学术讲坛、广州市学术论坛和大中型企业主办的种类大型的学术报告会,並特邀亲临报告,反响强烈。
3、其研究成果成为政府和相关组织决策的参考,如“对冲就业”、“善待洪水”概念、“工人非稳定意向模型”、“平地心理”、“公平理念”、“六六模型”、“博雅教育”等。
社会影响:
(一)易江是我国第壹位行动理论研究者。其研究的“行动理论”为行为经济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对行为经济学有独到的研究。曾出访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丹麦、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並受邀在麻省理工学院、东京大学、牛津大学讲学,受到好评;同时为广州市政府撰写94、95年度广州市企业经济评价报告;並作为团长,带领广东省领企业家到日本、美国、欧洲各大企业交流访问,积累了丰富的国內外企业经济管理的经验。
(二)易江教授师从著名哲学家江天骥先生。长期从事经济壹线调查研究,在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文化、生態的现状,结合群团组织的发展状况,结合不同利益群体的权利与权益的生存状態。以其行动理论研究的心得为基础,以行为经济学的理论为解剖刀来进行经济分析,並提出相应对策。